2024年近邻党建系列活动(2篇)

篇一:近邻党建系列活动

  

  关于党建引领推进近邻社区建设工作汇报

  尊敬的领导,大家好!今天我向大家汇报关于党建引领推进近邻社区建设工作的情况。

  近年来,我们的社区经济一直保持着稳步发展的态势,但在社区建设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。为了进一步提高社区居民的满意度,我们组织了一系列的活动,加强了党建工作,确保社区建设工作的全面顺利进行。

  一、党建工作推进社区建设

  我们将党建工作与社区建设结合起来,精心组织了多项活动,如“关爱残障,心系邻里”活动、社区旧墙立新面等,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作用,号召广大居民积极参与,形成了良好的社会氛围。同时,我们也借助“两个学习、一个做到”等活动,提高居民的意识,增强居民间的感情,促进社区和谐稳定发展。

  二、坚持以居民为中心

  我们深入了解居民需求,坚持以居民为中心,建立了完善的居民服务体系,组织了多种形式的居民议事会,及时回应居民诉求,为居民提供贴心的服务。社区文化活动、体育比赛等活动的举办,不仅满足了居民生活需要,也提高了居民的文娱素养,增进了居民感情。

  三、营造和谐社区环境

  在建设社区环境方面,我们加强了环境管理工作,采取了易懂好记的标识系统,拆除了危旧房,改善了社区交通状况,也规范了垃圾处理方式。我们还利用社区公园、广场、绿化带等优美的环境,组织了多场文化活动、庆典,丰富了社区文化生活,促进了社区和谐健康的发展。

  四、积极开展志愿者服务

  志愿者服务是推动社区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。我们在社区招募了大量的志愿者,并开展了多项志愿服务活动,如为居民解答疑问、开展文化进社区活动、组织义工清洁社区等,充分发挥了志愿服务的作用,同时也增强了志愿者的凝聚力和荣誉感。

  以上是我对本次社区建设工作的汇报情况,请各位领导审批。我们将在未来的工作中,继续坚持党建引领,以居民为中心,团结奋进,共同推进社区建设取得更加辉煌的成绩!五、加强有机衔接和推进

  在推进近邻社区建设过程中,我们也加强了各部门之间的衔接和协调,充分利用资源,形成了协作互助的良好局面。同时,我们也制定了一系列的工作计划和流程,确保工作的开展有序和高效。在推进过程中,我们不断总结经验教训,不断改进工作方式和方法,以形成更加有效的近邻社区建设工作机制。

  六、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

  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是推进近邻社区建设的重要支撑。我们根据工作目标和要求,制定了科学的考核评价指标和标准,确保质量和效率。在工作中,我们时刻关注数据和反馈信息,及时跟进,调整和完善工作。同时,我们也鼓励和表彰先进集体和个人,激发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。

  七、加强对外宣传和服务

  外交工作是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。我们在工作中注重加强与外部单位的合作,与其它社区取经学习,开展交流与合作,不断拓宽思路和视野。这样不仅可以形成共赢局面,同时也有利于为社区提升形象和品牌,增强居民的信心和归属感。

  同时,我们也加强了对居民的宣传工作,通过传统和数字化媒体,宣传社区建设的情况和进展,鼓励居民积极参与社区建设,形成全民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。

  总之,近邻社区建设是社区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,是实现社区繁荣发展的重要手段。正确把握政策和经验,并进行切实的实践和探索,才能推进近邻社区建设。我们将继续以党建为引领,以居民为中心,加强工作衔接和协调,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,加强对外宣传和服务,不断推动近邻社区建设工作全面深入展开。我们相信,通过不懈的努力,我们的社区将会变得更加美好和宜居。

篇二:近邻党建系列活动

  

  关于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共建共享幸

  福家园

  一、案例背景

  XX市XX区XX街道XX社区成立于1986年,下辖XX个小区,有居民楼XX栋XX个单元,居民由机关企事业单位在职人员、离退休人员、外来购房人员等群体构成。小区房屋多建于上世纪**十年代,老旧杂居小区占比XX%,公共设施老化、道路坑洼不平、下水道易堵塞、停车位匮乏、邻里关系淡漠等诸多问题普遍存在,给社区社会治理工作带来极大挑战。

  为彻底改变老旧小区现状,XX社区始终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社区治理全过程、各方面,坚持共同缔造理念,充分发动市区包联单位、街道社区、驻地企事业单位、小区大支部、党支部、业委会、党员、居民群众等多方力量,解决居民群众房前屋后、针头线脑的急难愁盼事,将老旧小区转化为有温度、有活力的幸福家园。

  二、实施目标

  健全完善全覆盖横向到边、纵向到底的基层治理体系,织密小区治理“一张网”。搭建“五方联动""议事平台,发动党员积极参与基层治理,确保基层问题在源头被发现。并及时得到解决。常态化开展"场景怎么建请您来点单”“小区怎么管居民说了算物业怎么样请您来评判""等活动,实现党建引领下居民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。

  三、实践路径

  (一)建强基层组织体系,激活社区治理“神经末梢""健全完善全覆盖纵向到底、横向到边的基层治理体系,形成“社区党委

  --------------卜

  区党支部——楼栋党小组——党员中心户”的四级组织架构,横向聚集小区业委会、物业服务企业、群团和社会组织、志愿服务队、应急突击队等群体,织密社区治理“一张网一是做实社区大党委。吸纳驻地机关、企事业单位、非公企业中的党组织为成员单位,由包联区级领导担任社区大党委第一书记,每季度召开共治联席会,共商共解社区治理难题,推动党员干部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。二是建强小区党支部。按照应建尽建原则,全覆盖成立XX个小区党支部、XX个楼栋党小组,推选XX名党员中心户,选优配强“四长两队""人员XX名(即网格长、楼栋长、单元

  长、警长、志愿服务队、应急突击队),服务居民日常所需。三是组建小区大支部。XX市城发集团、XX区财政局选派XX名党员干部担任小区大支部第一书记,从业委会、物业公司、社会组织、包联单位和志愿服务团队中,推选XX名优秀党员担任大支部委员,搭建“五方联动”议事平台,落实“周周碰一月月议”“季季评”工作机制,确保问题在小区发现并及时解决。

  (二)发挥党员先锋作用,焕发社区治理勃勃生机

  摸清党员情况,组建“1+N”志愿服务团队(即1个专职网格员,N个志愿网格员),发动党员带头做志愿网格员,带动200余名热心居民积极参与,划定党员责任区,明确岗位职责,共同服务居民日常需求。一是党员亮身份明职责。全面摸底辖区内党员情况,将自管党员编入小区党支部、楼栋党小组,按照就近方便的原则设置党员中心户,便于党员集中,利于党员活动。按照平战结合方式,将有时间有精力的下沉党员编入小区大支部、志愿服务队、应急突击队。制作党员责任区公示牌,划定责任区域,公布联系信息,承诺带头事项。二是党员做表率当先锋。腾退公共空间是老旧小区改造中需要攻克的“娄山关、腊子口”,社区党委唤醒党员身份意识,引导党员主动腾退公共空间、自费拆除自家违建,带动其他居民群众共同监督违建行为,拆除违建。组建“1+N”志愿服务团队XX支,开展安全巡逻、入户走访、帮办代办等志愿服务,吸引居民参与社区治理。设置党员达人工作室,提供理论学习、兴趣交流、参与社区治理的平台。促成小区党支部书记、业委会主任“一肩挑”,成员双向交叉任职,结合居民群众需求,新建口袋公园XX个,安装健身器材XX处,添置休闲椅XX余处,新增全封闭垃圾亭XX个,集中晾晒点位XX个,满足群众需求,提高生活品质。

  (三)整合各项资源要素,助力社区治理赋能添彩

  借助XX市实施"XXXX”契机,转化资源、服务、平台下沉等资源要素,让社区治理工作力量呈指数增长,治理效能与居民幸福指数实现双提升。一是借助辖区单位力量。社区党委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,发动辖区单位参与共治共建。争取资金XX万元,支持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阵地建设,帮助解决工作人员午餐问题,修复小区雨棚钢柱、路面坑洼、人行护栏、安装小区大门、制作公益广告、设置路灯等;争取残疾人帮扶项目支持,联合开展文艺活动及志愿服务活动,维护小区停车秩序,保障文明创建和拆违工作顺利进行。二是用好社会组织力量。争取辖区内闲置办公用房资源,建成XX平米的XX剧场,以群众需求为导向,联合社会组织每月开展全民健身、书画培训、皮影戏演出、长江大保护、葫芦丝培训等公益服务课程,群众参与率达XX%以上,让居民不出社区就能满足文化需求,增强居民幸福感。聚焦服务“一老一小”,引进培育XX剧场、中医理疗、XX生态环保、手绘等XX家社会组织,常态化开展上门义诊、康复按摩、托幼托育等公益活动,做到“老有所

  乐、幼有所育“。三是挖掘历史文化元素。创建景区式文创街区,通过打造随处可见的桃花元素、老XX历史风貌长廊,营造轻松、解压、舒缓身心的氛围。在街头景观和场景设施中嵌入社区独有的地域文化,向居民征集老物件、旧照片IOO余件,展示“记忆XX”,唤醒居民对城市的记忆,增强归属感。

  (四)运用共同缔造理念,强劲社区治理动力源泉

  坚持共同缔造工作理念,用好“五共”方法,发动居民群众全过程参与社区治理,密切干群关系,实现治理成果共享。一是决策共谋察民情。从“从坐办公室想民所需”到“一线工作法问民所需”转变,通过入户走访、问卷调查、小程序等方式,收集居民在文化休闲、绿化美化、康养医疗等方面的需求,切实把群众需求找准找实。开展“桃花树下坝坝会”,请居民下楼唠嗑,充分梳理辖区各类资源,形成可调用的资源清单和可落实的项目清单,与居民共谋社区治理难事。二是发展共建聚民心。在社区治理中把自主拆除违建、自觉交清物业费作为小区改造的前置条件,发动XX户居民“捐资入股”参与小区改造。组织XX街区10多家商户代表前往XX、XX等成熟街区实地考察,带动XX余商铺从被动观望变为自主改造,将店铺打造成街区景点,吸引客户前来打卡。居民邀请意大利设计师朋友来社区调研,免费为文化休闲场景建设出谋划策,汇聚群众智慧为街区设计了一系列主题1OGO。三是成果共享惠民生。探索落实“全科社工、岗在小区(网格)”工作机制,在街区显著位置打造“**社会工作站”,社区网格员和社会组织工作人员联合办公,现场解决居民群众难题。将老旧小区改造和基础设施场景建设深度融合、一体推进,在老旧小区改造中,拆除违建XX处,改造楼栋XX栋,XX余居民受益,安装智能门禁XX余套,规划设计XX个幸福食堂,建成运营社区医务室XX个,构建集“15分钟服务圈”,让居民休闲有去处、邻里关系近、矛盾纠纷少、健康有保障。

  四、实施成效

  (一)基本形成社区治理长效机制

  在XX个小区形成小区党支部领导下的多元治理模式。推动小区党支部与业委会“双向进入、交叉任职”,打造XX小区等5个“红色业委会通过党员带头亮身份、亮承诺、认领责任区,营造邻里之间互帮互助的良好风气,通过市直包联单位XX集团引入专业物业服务公司,促进小区有序自治;在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,突出党组织主导、党员表率作用,打造倾听民意、汇集民智、凝聚民

  心的幸福家园。

  (二)精准回应群众所思所想所盼

  持续推进民情走访,广泛收集群众需求,及时回应群众呼声,形成“居民有需求、党组织下单、包联单位接单的项目认领机制,召开“桃花树下坝坝会“,促进供需有效对接,探索实践“全科社工、岗在小区(网格)”等群众工作法,及时了解群众所需。同时,充分利用辖区闲置办公用房资源,打造“桃子剧场”党建睦邻中心,放大社会组织联系千家万户的效应,提供文化休闲、心理咨询、上门义诊、康复按摩、托幼托育、纠纷调解等“近邻”服务,实现民生服务不出社区。

  (三)厚植群众共同缔造理念

  大力践行决策共谋、发展共建、建设共管、效果共评、成果共享的“五共""方法,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。围绕“场景怎么建请您来点单”“小区怎么管居民说了算”“物业怎么样居民来评判”,注重组织群众、宣传群众、凝聚群众、服务群众,充分尊重居民意愿,激发居民群众在社区治理中的“主人翁”意识,变"你和我""为“我们”、变"靠政府”为“靠大家让居民群众通过捐资入股、开设达人工作室、管理公共区域、参与志愿服务等多种方式参与建设,在参与社区治理中得到实实在在的“红利”,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和满意度。

  五、主要经验

  (一)强化党建引领,让群众身边有党的组织。老旧小区边界不明显,人员复杂,党的组织和工作有效覆盖不够,XX社区选任威望高、干劲足的自管党员担任小区党支部书记、楼栋党小组组长,把党组织延伸到小区、拓展到楼栋,把服务阵地搬到居民身边,让党组织成为居民遇事的“压舱石”,让党员成为社区治理的“排头兵

  (二)回应群众需求,让群众所思所盼有始有终。老旧小区基础设施差、遗留问题多,居民群众对城市更新的愿望尤其强烈。XX社区先从解决环境卫生、道路破损、文化休闲、上楼累、停车难、晾U西难等居民的“心头痛’’入手,办好了一批居民房前屋后、针头线脑的小事实事,赢得了居民群众的认可和信任,为后续社区治理的推进创造了条件。

  (三)培育社区文化,让群众备感温暖和幸福。老旧小区改造,改善硬件设施是基础,加强XX味、XX感、XX气更为重要。XX社区对外招募各类社会组织,对内培育居民达人,通过举办桃子

  集市、传承传统节日、文艺文创、心理咨询等一系列活动,打造桃花元素、恢复老XX风貌、征集展示老物件,唤醒居民城市记忆,培育了“美好生活、幸福桃岭”的社区文化,把昔日基础设施陈旧、邻里关系淡漠的老旧小区变成了环境优美、其乐融融的大家庭,为社区治理另辟了一条有温度有感情的蹊径。

  (四)整合资源平台,让社区治理本固枝荣。老旧小区改造,需要大量人力、资金投入,迫切需要多方共同参与。XX社区抓住全市“筑堡工程""首批试点社区契机,社区大党委凝聚社区党委、小区党支部、小区业委会、物业、包保联系单位“五方联动”力量,每季度召开共治联席会,提出居民需求清单,引入包联单位资源,解决居民群众“燃眉之急”,保障了社区治理成效。

推荐访问:近邻党建系列活动 近邻 党建 系列